《亲疏随缘》教学简案
执教者黄陂七中张新芹
一、教学目标:
1、 抓关键语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
2、 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内涵,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并能演绎自己的认识
3、 提高学生对“友谊”的认识,树立积极健康的交友观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中重要语句、领悟作者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三、教学方法
品读、讨论 、探究
四、教学用具 电子白板
五、教学过程
一、 导入:由《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视频引入课文内容
二、 作者简介
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积累文中重要词语
2、思考:本文题目为“亲疏随缘”,文章哪几段直接写到了“亲疏随缘”呢?
其它段落又写了什么内容呢?理清课文思路。
四、具体分析课文
1、速读4—5段,思考:如何理解“亲疏随缘”?作者为什么说友谊需随缘呢?
2、作者说“两人能否成为朋友,基本上是一件在他们开始交往之前就决定了的 事情”,又说“一个人的人品是天性和环境的产物,这两者都不是你能够左右的”,那么为友谊我们真的不能做些什么吗?什么是我们能左右的呢?(齐读第3段)
3、如何才能拥有高质量的友谊呢?能否举出高质量友谊的实例呢?
4、归纳总结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友谊的观点。
五、问题探讨 分组讨论关于友情的一个案例
六 、板书设计
美好的友谊—自然而然形成的
利益之交— 破裂是必然的
开始真后来破裂的友谊—天性、环境不能左右
亲疏随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