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咏肖
学生从读幼儿园时就开始接触寓言故事,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大多也是从读寓言故事开始的,所以寓言故事对阅读者来说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因此如果我们的学生在高考的考场上能写出一篇引人入胜而又内涵深刻的寓言型作文,无疑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从那些千篇一律的议论文中脱颖而出,得到阅卷者的青睐。
那么如何写好高考寓言作文呢?我们首先应从把握其文体特征入手。像寓言这类文体,行文中多用拟人、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借助联想和想象,以假想的故事或通过对事物拟人化的描写,曲折的表现生活,立意独特,语言活泼,结尾有意蕴,在故事的叙述中体现文章的主题,形成教育,劝诫、歌颂、讽刺的作用。因而,写寓言一定要把握其体裁特征:编生动的故事,设诱人的情节,表现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因为寓言的主人公既可是人,也可是物,所以写作时要借助夸张、拟人、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讽今、以小见大,像《愚公移山》《郑人买履》《伊索寓言》那样,力求有故事,多趣味,见道理。
具体来说,这类作文又该如何构思?其写作的注意点又有哪些呢?笔者将结合我们学过的寓言故事和寓言型的小说来具体分析一下此类作文的写作要诀。
浪漫主义手法编故事。写作寓言型作文首先要学会使用浪漫主义手法编故事,组织情节,通过一个生动曲折的故事表现主题。浪漫主义手法具体包括用想象、夸张手法。想象是最常用的艺术创作手法,寓言故事毫无疑问是虚构的,我们高中学过的小说《丹柯》、《炼金术士》、《骑桶者》、《变形记》故事情节都充满奇妙的想象,甚至离奇荒诞,都是浪漫主义笔法。除了想象,寓言型作品还常用夸张手法,不论是守株待兔还是刻舟求剑或是我们学过的古文《察今》,在表现某些人的愚蠢可笑时都极尽夸张之能事,《丹柯》和卡夫卡的《变形记》也用到了夸张手法,如《丹柯》中描写森林的恐怖、丹柯掏出心为人们照路等,《变形记》中格里高尔变成了一只甲壳虫也是用夸张手法突出人在现实世界中的扭曲变异。浪漫主义手法运用得好能使文学作品更具吸引力,更能激起阅读者的阅读兴趣,读后给人以余音袅袅,回甘无穷的审美体验。
象征手法寄深意。寓言型作文要表现深刻的主题象征手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丹柯》中高尔基用险恶的密林来象征人类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用丹柯掏出心脏为人们照路来象征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炼金术士》中用圣地亚哥答应给吉卜赛人的十分之一的金银以及给撒冷之王的十分之一的羊象征实现理想道路上要付出的代价,用寻找宝藏途中的收获象征为理想奋斗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象征手法是表现深刻的主旨的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方法,能使文章达到 “言近而旨远”“寄托遥深”的效果,而不仅仅停留在故事本身上。这一点和中国古代的咏物诗有些类似,比如古人诗中常用梅象征高洁不屈的人格,用竹象征人的节操,用芳草喻离情等。
曲折情节拓主题。我们平时写记叙文得分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故事情节过于简单,因为过于简单的直线型的情节往往难以支撑起深刻的主题,而曲折的故事情节往往能容纳更为深广的思想内容,所以寓言型的作文要尽量使文章情节波澜起伏或设置意外、突转等。比如我们学过的小说《丹柯》中丹柯带领族人走出密林的过程就很曲折,开始族人们沮丧绝望,一味思考而不行动,丹柯鼓励并带领他们勇敢前行,但前路越来越难行时,族人们就泄气、抱怨甚至要杀死丹柯,丹柯被迫掏出自己的心照亮族人们前行的路,可是走出密林后人们却将丹柯的心踩碎了。这曲折的情节不仅充分展示了丹柯的勇敢无私,同时丹柯的悲剧结局也引人深思,从而在曲折的情节中表现出多方面的深刻的内涵。《炼金术士》也是如此,在此不再赘述。
生动描写动人心。记叙文如果没有了生动的描写就会干瘪无味,缺乏表现力。一篇优秀的寓言型作文不仅要借曲折的情节表现主题,更要注重用生动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通过人物形象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命运遭遇等表达主题,因为读者正是在对人物的品味中完成对主题的理解。如果说情节如同人的骨架,那么文中生动的描写就相当于人的血肉,唯有骨骼强健、血肉丰满方可构成一个健美的人。所以要学会运用多种手法来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如果有意识地将以上四个方面的技巧融入寓言类作文的写作中,练习两三次后,不少学生驾驭此类作文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能基本上写得有模有样,只是在情节上可以安排得更巧妙,具体的描写方面还可以写得更生动,更有表现力,从而也使主题更深广。在写作中注意以上四点,多练巧用,相信学生一定会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寓言型美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