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文明祭祀,绿色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唐人的诗句。清明节从春秋开始,延续了2500多年,历来是我们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也是国家法定的假日。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祭祀的意义不仅是对先人的怀念与敬仰,更重要是对精神文化的传承,从此培养我们心中的信仰,和志存高远的浩然正气!从很小的时候,家族长辈会带着我们去扫墓。然而,每到清明,上元等祭祀时节,大街小巷,路口,野外墓地,山林,会看到火光冲天,烟雾弥漫,鞭炮声震天的景象,各种火星随风飘荡,也让人担心引发火灾。同学们,招募只是清明节祭奠文化的一种活动。祭奠祭在心,如果没有缅怀先人美德、传承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花费再多钱物祭奠也仅仅是形式。
为了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进一步提高武汉市文明程度与市民文明素质,营造良好社会风气,让文明先行,慎终追远,缅怀先烈,以实际行动倡导的风尚,我向七中广大师生提出以下建议:
一、发扬传统美德,倡导厚养薄葬,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多照料亲人,多关心老人。请同学们尽可能同家长一道参加清明节祭祀祖先活动。清明节祭祀不是一种迷信活动,而是家人对已逝去祖先的怀念,缅怀他们对后人、家庭及社会所做的贡献,国家对清明祭祀设定了法定假日,说明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活协,值得我们提倡、参与、弘扬。
二、摒弃陈规陋习,实行文明祭祀,自觉摒弃不文明的祭扫方式,用更加环保、科学的方式,例如采取鲜花音乐祭祀、种植树苗,放飞风筝等寄哀思等低碳、环保的形式,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情感融入现代文明的表达方式。
老师们、同学们,从你我做起,倡文明健康、节俭环保、安全有序的祭祀,用实际行动,为文明、和谐武汉发展做出贡献。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