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感恩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感恩应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对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应当成为每个人的美德。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尊敬师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关心,帮助他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勤奋学习,珍爱自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我们就会明白事理,拥有一个美好未来。
二、活动主题:学会感恩,快乐成长!
三、活动目标
1、让学生认识父母养育之恩、教师培育之恩、他人关爱之恩,使学生了解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每个成员为之所付出的辛勤汗水,形成“感恩相报”之识。
2、使学生感悟到自己的每一天成长离不开父母、离不开教师、离不开同学、离不开社会上所有的人,对自己周围的人应感激他们、应尊重他们,产生“感恩相报”之情。
3、使学生认识真情回报是以自己的成人、成才来回报,激励自己奋发学习,树立“感恩报效”之志。
4、开展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回报父母、师生、社会的有益活动,让学生有“感恩相报”之行。
四、活动过程
1、让我们拥抱亲情,感恩父母
要对自己的父母感恩。因为他们不仅赐予我们生命,更把我们养育成人。感激父母是最起码的要求,是做人的道德底线,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父母都不爱,就不可能爱老师、爱同学、爱社会。
(1)活动内容:开展感恩父母主题活动
① 布置爱心家庭作业。
(a)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可以通过短信、直接口头讲述或纸条等形式把祝福送给父母;
(b)与父母聊天谈心,体会父母的艰辛,尊重父母的劳动,做到不浪费,不乱花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c)给父母做一张档案卡,记住父母生日,了解父母的爱好;
(d)为家里至少做四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
②开展以“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为主题的一封家书活动,要求每一位在校学生给父母写一封书信,由班主任进行指导,由学生亲自交到父母手中,父母阅读签字后交到班主任手中。
③ 做好感恩教育信息反馈工作,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孩子在家中表现。
2、让我们认真学习,感恩老师
要对自己的老师感恩,因为老师不仅赐予了知识,更是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人。正是老师们春风化雨式的教育解开了学生成长路上的心结。
(1)开展感恩老师主题活动。
(2)开展以“五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为主题的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任选其一。
(3)每天帮老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道一声“老师辛苦了”。
(4)开展讲文明用语,遇到老师自觉向老师敬礼问好,标准语言是“老师早”、“老师好”,声音宏亮。
(5)全体同学遵规守纪,努力拼搏,争取取得优异的成绩,对老师的辛勤劳动做出最好的回报。
3、让我们珍惜友情,感恩同学
(1)开展感恩同学主题活动,教育学生要对自己的同学感恩。因为他们不仅在每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中陪伴着自己度过多个春夏秋冬,更与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相互安慰,在交流中获得欢乐和充实。
(2)开展以“同学如手足”、“牵手同学、共同进步、快乐成长”为主题的讨论会,大力倡导同学之间友爱互助之风,结合同学的生活实际,开展给同学做一件有益的事、给班级做一件有益的事,给帮助过自己的同学、朋友以及社会上那些伸出关爱之手的单位和个人写一封感谢信等活动,掀起同学之间互助、互学、互进的热潮,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各班及时做好活动记录。
4、让我们帮助他人,感恩社会
爱国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爱国是中华民族团结的基础,爱国是全体国民的神圣职责,爱国是当代民众的精神需求,爱国是振兴中华民族的旗帜,爱国是中华民族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让学生们知道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还有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懂得感恩社会。继续利用学雷锋活动,为社会多做好事,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救助困难家庭,救助困难同学,清理学校周围白色垃圾,激发和增强学生“报答社会、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深刻情感。
五、活动延伸
1、组织开展观看一部感恩影片或爱国教育片。
参考电影:《暖春》、《一个也不能少》、《开国大业》、《永远的丰碑》等。
2、学唱感恩歌曲。
参考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感恩的心》、《母亲》、《说句心里话》、《国家》、《常回家看看》、《爱的奉献》、《烛光里的妈妈》、《为了谁》、《丹顶鹤的故事》、《五星红旗》、《春天的故事》等。
3、办一期“感恩你我,青春同行”主题黑板报。(1月12日检查)